互联网

流量与商誉的碰撞:胖东来、抖音与柴怼怼的“玉石之战”

来源:TechWeb 作者:宜月 2025-05-08 16:57:34 我要评论

5月8日消息,近期,一场由抖音博主柴怼怼发起的“打假”风波,将河南零售标杆企业胖东来卷入舆论漩涡。这场看似普通的商业纠纷,

5月8日消息,近期,一场由抖音博主柴怼怼发起的“打假”风波,将河南零售标杆企业胖东来卷入舆论漩涡。这场看似普通的商业纠纷,因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的激烈反应、网友质疑抖音平台治理的“滞后性”以及流量经济的博弈逻辑,演变为一场关于企业伦理、网络监管与公众信任的大讨论。

5月7日下午,抖音集团副总裁李亮通过其个人微博发文,再次点评胖东来柴怼怼事件。

李亮表示,“有些人说平台按几个键分分钟就能判定,甚至认为平台不应该向被侵权方要证明材料,平台不应该等投诉而应该主动处置等等,这些观点貌似有理,但脱离了可执行的实际情况。事实情况是,有些侵权只能由事件相关方或其他相关第三方来提供信息。”

李亮表示,在积极投诉之外,其一直都非常主张企业诉讼维权,虽然时间会比较长,但却是目前情况下最有效的,“如果不主动投诉,这些平台也没有能力了解实际情况,不实内容就不会得到处理”。

怼“好人”暴流量?

虽然在劳动节假期前后引爆舆论,但是事件起因要回溯的今年4月。

4月5日,抖音博主“柴怼怼”发布系列视频,剑指胖东来玉石销售存在“暴利黑幕”。其核心指控包括“百倍利润率”“以次充好”等。

作为“员工分红50%利润”“自曝瑕疵品货架”的行业标杆,胖东来长期被塑造成“商业乌托邦”的象征。这种美誉度反而成为双刃剑——当柴怼怼指控其“利润率百倍”时,公众潜意识更易接受“圣人犯错”的戏剧性叙事。

因而,尽管柴怼怼发布的视频中缺乏实证,但凭借胖东来“中国最良心企业”的光环落差,该视频迅速获得数百万播放量。

4月8日,胖东来公布核心数据反击:一季度和田玉销售额仅占集团总营收0.34%,毛利率20%,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。

4月25日,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胖东来起诉柴怼怼“商业诋毁、侵犯名誉权”案件,索赔金额不低于500万元。

5月2日至3日,于东来在抖音连发5条动态,称若柴怼怼未受处罚,将“主动关闭或永远离开胖东来”,并痛斥抖音“纵容造谣”,指责抖音平台“无道德底线谋利”。矛盾从商业纠纷升级为平台责任之争。尽管相关内容被火速删除,但“企业家以退为进”的悲情叙事,已点燃公众对“完美企业遭围攻”的共情。

5月3日晚间,抖音官方发布公告,称5月2日晚,平台首次接到胖东来对账号“柴怼怼”的侵权投诉。经审核,被投诉人“柴怼怼”近期视频中有29条视频涉嫌侵权,均予以下架。根据《抖音社区自律公约》,限制账号投稿权限一个月。

“造谣一张嘴,辟谣跑断腿”,流量时代如何生存?

抖音官方的处理办法,并未熄灭大众对该事件的讨论热情。

7日,永辉超市发布《永辉超市致社会各界公开信》。信中内容提到,近日,针对网红大肆造谣恶意诋毁胖东来,永辉超市作为“胖东来模式”的践行者与同行者,怀着对商业本质的敬畏之心,以最诚挚的态度向全社会郑重发声:我们坚决反对任何为博取流量而践踏商业道德底线的行为。恶意或许喧嚣一时,善意终将温暖人心。我们愿与胖东来并肩携手,共同守护中国零售业的赤诚之心。

有业内人士指出,柴怼怼这位抖音粉丝20万的玉石博主,近3个月直播带货销售额达50万至75万元,主推商品为单价1.98万元的和田玉手镯。其商业模式遵循“打假-引流-变现”的经典路径:通过挑战高美誉度企业制造争议落差,将流量导入自家高价商品。这种“屠龙者终成恶龙”的悖论,暴露了短视频平台内容生态的扭曲激励机制。

也有不少网友认为,从4月5日视频发布到5月3日最终处理,抖音平台反应周期长达28天。甚至抖音初期要求胖东来“补充证据”的程序正义,在情绪沸腾的舆论场中被解读为“纵容抹黑”。

这就有了7日下午抖音集团副总裁李亮微博发文回应:有些人说平台按几个键分分钟就能判定,甚至认为平台不应该向被侵权方要证明材料,平台不应该等投诉而应该主动处置等等,这些观点貌似有理,但脱离了可执行的实际情况。

现在,这场风波最终以柴怼怼账号封禁、胖东来4月份销售额逆势增长至17.49亿元暂告段落,但其揭示的深层矛盾远未解决:在注意力经济主导的舆论场中,企业的道德光环可能成为被狙击的标靶,平台的算法推荐无形中放大冲突,而公众既渴望“完美企业”的存在,又热衷于围观其“跌落神坛”的戏剧性。

或许真正的启示在于:没有企业能永远完美,但构建容错机制、提升信息透明度、优化平台治理,才能让商业文明在流量狂潮中守住底线。(宜月)

 
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站页面、图片和视频等资料部分由互联网编辑生成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,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,并不提供资源存储,若本站收录的页面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,请 联系我们

网友点评
0相关评论